內容來自hexun新聞

中國體外診斷市場高速發展 增速已經超過18%

生意社11月7日訊“70%的臨床決策依賴於實驗室檢測結果,臨床檢驗已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部分。中國體外診斷市場規模高達120億美元,且以每年18%的比例逐年遞增;而歐洲體外診斷市場僅為130億美元,增長率不到5%.”在日前舉行的雅培第五屆亞太區科學研討會上,國際臨床化學和實驗室醫學聯盟(IFCC)主席格瑞姆。彼斯托教授給出的一組數字,充分體現瞭檢驗在臨床中的重要作用,快速發展的中國檢驗醫學已得到瞭世界的關註。醫學檢驗水平不斷提高據瞭解,目前,全國二級醫院和三級醫院共有7000餘傢,臨床實驗室的數量從2002年的不足9000個增加到2012年的92801個;在1995年~2009年間,全國各級醫院購進瞭15萬餘臺檢驗設備,檢驗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檢驗方法的逐步標準化,明顯提高瞭檢驗結果準確性、可靠性,大大縮短瞭臨床報告時間。30年前,檢驗項目僅有100個左右,今天,實驗室可以為臨床提供1000個以上的檢驗項目。更為重要的是,在過去的30年裡,檢驗人員的數量和素質也在不斷提高。2011年,我國共有30餘萬人從事檢驗工作,其中31%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5%具有研究生學歷,60%經過3年以上的檢驗專業培訓。鼓勵檢驗醫師參與臨床治療在檢驗醫學蓬勃發展的今天,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主任委員尚紅教授更強調檢驗理念的更新。“近年來,隨著我國檢驗醫學的快速發展,隨著臨床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更好服務"理念的推廣,我國檢驗醫學正經歷從"以樣本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從醫學檢驗向檢驗醫學的快速轉變。”尚紅認為,這種觀念和實踐的轉變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保證實驗室質量控制,確保檢驗報告的準確性,將誤差降到最低,同時實現操作規范化和標準化,使不同實驗室的檢驗結果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參考;其次,不斷將新技術和新方法轉化到實驗室,並運用到日常檢驗工作中來;最後,積極鼓勵檢驗醫師參與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其中,樹立“以病人為中心”最為關鍵,檢驗人員要不斷提高為臨床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從以前簡單地出具檢驗報告轉變為參與臨床工作,為臨床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及時準確的實驗室建議。標準化可推動檢驗結果互認格瑞姆。彼斯托教授在會上重申瞭“標準化”應列在檢驗醫學的首位。國際室間質評(EQA)研究發現,對於很多關鍵性的生物指標,由於不同實驗室使用的檢測方法不同,導致這些指標的檢驗結果不一致,從而影響瞭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尚紅教授提到:“目前,我國各醫院之間確實也存在參考值不同、檢驗結果無法互認等問題,這給臨床工作帶來許多不便。”實現檢驗方法的標準化和結果一致性,有助於提高檢驗結果對臨床的指導作用,減少公眾和患者的疑慮,促進不同醫療機構的檢驗結果互認,降低患者的醫療成本。尚紅教授認為,要實現檢驗結果的互認,首先要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技術人員水平。因此,為瞭積極配合醫療改革,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利用衛生部臨床重點專科檢驗專科建設項目,為推行檢驗結果互認正在積極搭建技術平臺;同時,創新性地開展瞭“城鄉對口支援檢驗技術培訓”工作,自2009年10月,開始對包括西部在內的全國22個省市2744傢縣鄉級醫院檢驗科的2930名檢驗人員進行瞭適合當地醫院實際的檢驗技術和質量管理的免費培訓,明顯提高瞭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服務和技術水平。由於成效顯著,2012年,衛生部和財政部撥款1300萬元用於支持該項目的擴展,為更多的基層檢驗人員提供培訓。此外,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還積極開展國際學術合作和交流,與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ACC)合作,建立“檢驗醫學在線”中文網站,供全球華人免費瀏覽全中文的檢驗信息,瞭解檢驗項目的意義等基本知識,為中國基層檢驗人員提供一個信息與交流的國際網絡平臺。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2-11-07/147692693.h銀行信貸條件tml台中急需現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mdav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